史上最多毕业生1076万!考公、考研,还是就业……

“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最近几年,每到“金三银四”总有“最难就业季”的感慨出现,今年似乎更为艰难——根据教育部此前的发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事实上,过去每一年,毕业生的总量都在创新高,今年首次迈入了千万人时代。眼下,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即将

史上最多毕业生1076万!考公、考研,还是就业……

  “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最近几年,每到“金三银四”总有“最难就业季”的感慨出现,今年似乎更为艰难——

  根据教育部此前的发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事实上,过去每一年,毕业生的总量都在创新高,今年首次迈入了千万人时代。眼下,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即将离开校园,除了考公、考编、考研、延毕等等,还有大部分将直面就业市场。

  “千万大关”何来?

  应届高校毕业生既包括了专科生、本科生,也包括了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个群体从“百万”涨到“千万”,也就是最近20年的事。

  大量的毕业生,来源于大量的高校入学录取人数,也就是俗称的“扩招”。1999年,高校扩招正式启动,那时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到百万。

  随后20多年,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每一年总量都在“创新高”。以至到了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突破“千万”,较10年前增长了58%,是刚刚跨入21世纪时的11倍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迈过千万大关,相比去年猛增167万人。增量从何来,回溯他们入学的年份,可以看出“迹象”。

  首先是高职院校,扩招了“百万”。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的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这是距1999年大学扩招20年后,高等教育再次大规模扩招。

  这个消息涉及当时1418所高职院校,消息背后牵涉职业院校的各项改革,本着培养“工匠”人才的初衷扩大招生规模,一度让人感慨“高职的春天来了”。

  也是在2020年,疫情袭来的第一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首次突破“百万”。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研究生招生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增长20.74%,其中大部分贡献来自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也不少,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文件,要求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当年博士生招生较上一年增长13.86%,扩招幅度是2003年以来最大的一年。

  2到4年之后,这些莘莘学子毕业,集体推高了2022年前所未有的毕业潮。

  考公考研“热潮”

  毕业在即,摆在他们面前的通常有几条路,其中主流是:考公(编)、考研(博)、就业。正因为今年千万级的庞大基数,也造成了考公、考研路的“拥堵”。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高校毕业生秋招行情》显示,超半数的本科毕业生表示有考研的打算,近三成的研究生会考虑继续读博。毕业后深造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457万,相比2021年,增加了80万人。有统计显示,“最热之一”的深圳大学,报考人数达到了近三万人。其他双非院校,报考人数都平均上涨了50%。这里面既有应届毕业生,往届生的占比也在明显上升。

  但是,2022年招生人数在110万左右,相比去年只增加了5万人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有近3/4的考生落榜。

  圆圆(化名)就是落榜的考生之一。作为一名二本的应届生,她对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评价是:“卷得太厉害了!400分以前都可以读清北复交了,今年连复试都进不了。”所以,当今年3月分数线一公布,圆圆和室友们都各自回家了,“重新复习,明年再考吧,学长学姐们也不是一次就考上了的”,言语间透着一股新的斗志。

  除了考研,还有考公。

  图片来源:新华社

  去年10月,2022年度的“国考”报名开始。这次公告比往年多了一句话: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毕业生。国考向应届毕业生有所倾斜。

  亦有培训机构统计,2019年-2022年度,国考仅面向应届生的岗位占比,从39%升至58%;国考仅面向应届生的人数占比,从42%升至67%。

  即便如此,这条路依然拥挤。一些曾经嘴上说着“我一定不考公务员”的往届生,也在涌向这座桥,甚至开始流行一句打趣的话: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

  报名结束后,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告:共212.3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首次突破200万人。实际录用人数只有3.12万,报录比高达68:1,又出现一次“历史新高”。最夸张的一个职位,报录比接近“两万选一”。

  再加上疫情影响,原本每年3月就该进行的各地“省考”出现了部分推迟,一些全身心准备考公的毕业生也因此悬而未决。

  地方政策支持

  图片来源:新华社

  考研、考公或是延毕、“慢就业”之外,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需要直面就业市场。

  在城叔找到的几个应届毕业生个案中,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找到工作”这件事并不难,但“找到心仪的工作”却几乎没有,包括薪资、岗位、企业性质甚至行业都与预期存在落差。经历了去年底的“秋招”和正在进行中的“春招”,这几个个案,人手握几份,骑驴找马。

  就全国而言,高校毕业生目前的整体就业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个“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的数据:

  今年2月,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是15.3%,与上月持平,其中,20-24岁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失业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付凌晖对此解读为:“大学生就业状况得到改善。”他又补充道:“但确实要看到,与历史相比,总体来看大学生失业率还处于较高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9年关注这个群体,今年强调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

  上周,就业形势座谈会召开,强调要加强就业形势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就业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确保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就业目标任务。

  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层出不穷的补贴政策。

  在浙江,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万到40万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若是创业,“可贷款10万到50万,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连到浙江实习的大学生都能领到“生活补贴”。

  这系列政策,可以看作是浙江招揽人才的举措,其实也是地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又比如广东,近日出台了《202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力争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7月底达70%以上、年底前达90%以上。

  在鼓励企业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方面,这份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到:

  “鼓励引导每家规上民营企业拿出1个以上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广东省国有企业力争全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不少于4万人”,“全年全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事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少于6.8万个”,“提供公务员考试录用岗位不少于1.5万个”。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各方都在努力。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矛盾依旧存在,叠加疫情的影响,这“千万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比以往更甚。

  就在4月14日,教育部举办2022年第2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培训,会上提到,要做好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政策方案解读。

  记者|吴林静

  编辑|程鹏杨欢杜恒峰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每日经济新闻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理性参考。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