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的高考对其他省来说公平吗?

哎,手机敲几个字,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值得参与下。本人ip在北京,但是实际是山东人,文科生,高考那年全省排名52,上的北京一所985大学。本人农村孩子,父母都是纯正的农民,小学初中都是在隔壁村里上的,记得上初中那年,全级一共150多个学生,初四那年只剩108个,其余的都退学或者分流上职业了。

北京,上海的高考对其他省来说公平吗?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哎,手机敲几个字,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值得参与下。

  

本人ip在北京,但是实际是山东人,文科生,高考那年全省排名52,上的北京一所985大学。

  

本人农村孩子,父母都是纯正的农民,小学初中都是在隔壁村里上的,记得上初中那年,全级一共150多个学生,初四那年只剩108个,其余的都退学或者分流上职业了。

  

108个人里面重点高中考上12个(已经是历届最多的一年了,最惨那年全校上1个),这12个里面就我一个人最后上了211。

  

说这些不是想吹嘘自己多牛逼,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我也是大量刷题刷出来的,二是我想说,就从我们初中出发,教育公平吗?绝对公平,中考全市统一分数线,高考全省统一分数线,我们学校成绩差那没得说。但是,对我们村里的孩子真的公平吗?村里的孩子就比城里的孩子笨很多吗?为什么城里的孩子一个班一多半能上重点,村里十个都上不了一个?

  

因为啥?因为教育资源差太多呗,我们的教育资源有多差呢?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生病,让自己侄女过来代课,我上二年级,班主任又不知道干啥去了,又随便找个人代课,我一二年级的班主任都是随便拉来的代课老师!三年级终于混上正式老师了,结果不知道为啥,经常一两月见不到人,印象中就是天天自习,自己瞎玩儿。四年级班主任天天在了,这个老师我记他一辈子,这老师拿了办公室一个地球仪,给我们展示,地球仪很古老,上面还是苏联,然后我们班主任说,之前苏联面积很大比中国大,但是苏联解体之后的国家都比中国小,然后我说不对吧,俄罗斯比中国大啊?然后老师说我胡说八道,我坚持我的说法,然后我被罚站一节,被同学嘲笑了一天,说我胡说八道。嗯,五年级老师挺正常的,毕竟算毕业班了。

  

初中就更刺激了,老师的水平那是一个忽上忽下,上不一定多高,下真的没有极限,初一英语满分120,我考106,隔壁班新毕业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最高分73分……嗯,后来这个英语老师被打发去教生物了……

  

我初一体育老师之前教历史的,初二生物老师之前教英语的,初三英语老师后来被打发去教化学了,教学都教出一个鄙视链了……

  

我中考英语全校第一,150分满分考了123,上高中之后全班一共6个130分以下的,后来我成绩好了,同学还感慨,为啥你中考英语不到140呢,我他么怎么知道,我初中连状语是什么都不知道,高中入学那会儿我连老师讲课都听不懂……

  

所以,公平吗?从分数线来说很公平,但是教育资源不公平就根本没有公平可言,就我们投胎投的没水平呗?村里的孩子就是低级呗?所谓的公平,永远都是相对的公平。

  

说到这儿,引申到一个话题,如果全国一张卷,先不说北京上海,统一分数线的话,新疆西藏青海的考生咋办,算他们投胎差?想起来高中时候,高一高二很多同学,到了高三摇身一变变成了北京人天津人西藏人新疆人,当然,更多是东北三省的……为啥?北京天津蹭他们的录取资源好,其他地方就欺负他们教育资源差呗,公平吗?

  

人与人之间肯定会有差距,但是我不觉得地域与地域之间人会有层次,都是一个人种,谁比谁差?就我所在的大学来说,我不觉得某一个地方的人表现更突出。

  

后来我在北京落了户,买了房,今年也有了自己的小姑娘,后面应该就是我为她上学发愁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肯定不会有让她回山东高考的打算。回答里面在怎么给京沪辩解,京沪孩子也是更容易上大学的,我高一一个同学,第一次考试全县4000多名(全县一共5000多人),高三摇身一变成北京人之后,考上中国农业大学……

  

说到这儿,忍不住想多说一句,指责京沪高考不公平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相对于省内教育资源更差的地方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从来没有绝对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集中,必然会导致其他资源的集中,教育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在京沪集中,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必然导致高考录取相对不公平(这方面京沪其实连天津一起疼了……)。

  

另外,各个地方情况不同,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这里面还有个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京沪可能是高考压力不那么大,教育更倾向全面,山东高考压力很大,所以就全面刷题。不过讲真,虽然我自己刚有孩子,但是就我观察,北京这边儿的孩子平时压力一点儿都不小,感觉还不如我小时候有童年……

  

另外,说全国统一标准的,会不会把大西北卷死暂且不说。就真的有信心能卷赢京沪?这边儿有全国最好的经济条件,教育资源,能留住最好的老师,真刷题卷起来,确定卷的过?京沪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弱智呗?另外,20多年前暂且不说,毕竟那时候还是所谓的老北京时代,四环都还没呢。现在卷的话,不说其他,我觉得我们这些考一代教育出来的孩子,刷题上,大概率不弱于人。

  

手机打字费劲,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成体系,如果有意见不同的,都听你的。

  

==========================================================

  

上班划水,补充几句:

  

1.就我自身而言,我是从山东这个高考大省一个教育资源特别差的地方起步的,不敢说99%,但是我觉得我起码能指着全国90%以上的人说:你们没资格跟我说不公平。

  

2.为什么我对教育资源不公平这事儿这么在意呢,因为深有体会,初中时候,因为村里教育质量太差,家庭条件好点儿的,经常会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学。初中4年,8个学期,我考了8个全校第一,经常比第二名高几十分那种。初二的时候,班里一个学习还行的女同学,班里前十那种水平,家里送去城里上学了,然后一年过去,初三期末考试,虽然我还是全校第一,但是这姑娘总分已经超过我了,这事儿一度让我很受打击。我妈当时也很着急,问我想不想去城里,想去的话,家里咬牙也把你送过去,但我对自己家境还是很有数的,我说算了,反正我应该能考上重点,等进了重点,我再去追吧。

  

2.永远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北京的孩子确实比大部分省份的孩子更容易上好大学,看录取率就知道了。所以我宁愿花几百万在北京买房,给孩子落北京户口,让孩子在北京上一个很一般的学校,也不愿意孩子的户籍跟着媳妇回山东,在山东上一个一流的学校。

  

3.纠正一个偏见。北京的录取率高,并不代表着北京的孩子就无忧无虑,一边玩儿一边上好大学。北京这儿卷的也是非常厉害,一方面北京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可能比很多省份更加严重,所谓的学区房大行其道,另外,可能我们这些考一代的存在也加剧了这种内卷,本来很佛系的老北京,也被迫参与进考二代的内卷中。

  

4.我上学的时候,家长把孩子扔学校里,学生自己在学校刷题卷就可以了。北京的内卷已经卷到我看的头皮发麻,家长跟孩子一起卷。就举一个例子,我媳妇的姑姑,舞蹈学院毕业,上过春晚的那种,自己之前是一家私企的高管,老公是某央企中层,买房很早,房子很大,但是不是学区。家里老大上学通过各种关系,送进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到老二,管的严了,关系不好使了,最后她一狠心直接辞职,应聘海淀某学校艺术老师,因为学校有照顾教职工的政策,可以把老二直接送进去,代价就是放弃自己的事业,家庭收入直接砍一大半……好在她成功了……

  

5.怎么理解这个事儿呢,其实我觉得可以把京津沪理解给中国范围内的学区,任何一个地方的学区的行程本来就是当地政治经济教育资源互相交织的结果,京津沪性质也是一样的,你把孩子送进学区本身就代表你家孩子比同样条件的孩子更容易上大学。都是从相对有限的招生人数里面切一块更大的蛋糕,只不过京津沪的吃相难看一点儿,从录取率上硬切,学区的吃相好看一点儿,通过教育资源好,软切。

  

6.插一个小故事,我父母是那种很传统的山东父母,在他们的观念里面,他们的一切都是我的,给我这个独生子买房,娶妻也天然是他们的义务。所以,当年我决定在北京留下之后,他们压力特别大(虽然帮不上什么忙)。我妈有一次跟一群人在河边儿洗衣服,村里另外一个人炫耀她刚给儿子在潍坊寿光买了一套房,说完还挤兑我妈,你家儿子在北京可怎么办啊。我妈越想越气,回家就偷偷哭,但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7.为什么说这个小故事呢,就是想说明,我为了把我家闺女送进北京这个所谓的大学区里面付出了比其他人高的多的代价。为什么老家买房就可以五六千一平,我买房就得五六万,为什么老家买个车上牌很容易,我还得摇号还得排号,老家根本没什么户口的障碍,我为了一个北京户口4000块的工资拿了好几年。这里面一方面当然是北京的就业机会更好,为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又何尝不是为了下一代有一个更好的起点,否则我要个北京户口干啥。因为集体户不能给孩子落户,所以攒齐首付之前,我一直不敢生孩子,就怕孩子到时候户口跟着媳妇回了山东,再回来费劲。因为要给孩子落户,所以我明明很不看好经济,很不看好房价,我也得咬牙在北京买套脑残的房子,背上巨高的房贷。跟其他地方家长咬牙买学区房,真心没有太大的区别。讲真,在北京工作攒的钱,我拿回家去生活,要求低一点儿的话,我完全可以躺平了,但是我现在还在北京艰难还着房贷,所以,公平吗?我也希望山东高考跟北京一样公平,我就可以大胆把孩子送回家,让北京户口北京房子滚蛋,自己拿着几百万的存款优哉游哉过日子不好吗?

  

==========================================================

  

1.再解释一下,首先我真不是清北的学生,我不知道现在高考是个什么情况,我们那年文科省52名还够不着清北。如果我没记错,那年北大在山东文科收24个(还是26个?忘了),清华只录取6个,最终我的分数跟北大的分数线差4分。说到这儿,北京,文科,清北之后的学校,我想很多人大概也猜到了,对,就是那个校徽很猥琐的……

  

2.我一直没否认北京的孩子更容易上大学,985,211,一本的录取率说明了一切。北京的孩子的起跑线就是距离终点更近,而这个更近的起跑线,也是我现在在北京漂着的动力之一,我们为这个更近的起跑线在付出高昂的成本。要不,谁不想回家呢?

  

3.北京人对外地人的看法可能也是复杂的。一方面,北京确实不怎么排外,我觉得已经算是包容性很好的城市了,可能跟老北京人看得开关系比较大;另外一方面,确实有一部分人对外地人是有微辞的。我之前一个房东就是,现在一个朋友也是。他们认为外地人到北京来对他们来说一点儿都不友好,侵占了他们的空间,加剧了这个城市的内卷。这种想法有没有道理呢,有一定道理,毕竟北京的房价很多老北京人都承受不起,然后被动要去接受北京节奏越来越快的工作与生活,毕竟我们这些外地人还能想想哪天回老家改造下自己的宅基地,北京人无路可退,运气好的拆迁户现在必然是舒服了,运气不好的可能现在还天天挤在老破小里面不知道怎么去适应这个城市。当然,另一方面,也确实没什么道理,毕竟北京一方面是北京人的家乡,另一方面也是全中国的首都,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总要失去一些,北京的工作机会,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也不完全是老北京人一手建立起来的,外地人就是过来摘桃子的。有点儿跑题,主要是想说,很多北京人可能也对北京现状是五味杂陈的。

  

4.再次重申,北京孩子起跑线更接近重点不假,我一直不否认的。但是不代表北京孩子不卷,甚至北京内部的教育资源分配上,比大多数省份还要扯淡。如果真的能一碗水端平,不光省与省,北京区与区之间也实现公平,那我觉得未尝不可。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海淀……头皮发麻……

  

5.我跟我媳妇的人生理想就是到50岁那年,家里的房也就还完贷款了,把闺女送进大学,车也留给她,我们就回山东老家改造家里的宅基地,回家养老,种几棵果树,养两只狗,一只金毛,一只二哈……想想我们的下一代才是真正可以松口气的,毕竟一毕业户口、车、房都有了,她到时候就没啥可抱怨的了,毕竟她的起点比她爹娘好太多了,就算她那时候不想拼,不想努力,也应该可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去年我把我闺女婚宴用酒都在老家地下室存下了,到时候等她结婚的时候,拿出来嘚瑟,这是你爹20多年前给你存的酒,跟你一样大……

  

6.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才,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比一般人聪明一些那种,因为我见过真正的天才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高中年级第一,高三跟我一个宿舍的哥们。我们高中三年的阴影,逾越不了的大山。我在学校也是前几名,但是他经常比我们高一二十分,跟我们永远是断层的。学校本来是希望他高考能冲刺一下省状元,结果他高考发挥失常,考砸了,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没做出来(平时基本都是满分的)。当然,发挥失常也进了北大。本科毕业之后也顺利保研。研究生之后放弃保博,出来工作进了某央企,落了西城的集体户。而且那央企是真牛,可以给他家闺女落户,然后还可以上西城的学区……所以,这个学区的名额真的把他牵绊住了,孩子上学之前他不敢辞职,不敢买房(买房户口就必须迁走了),就老老实实在央企当一个小螺丝钉。我曾经还劝过他,出来吧,你的能力呆在那儿可惜了,出来之后,不说别人,就我这儿一年都能给你几十万……哎,只能希望他在央企也能混的很好……

  

==========================================================

  

据说在衡水复读的广东茂名考生第三次考上北大了?

  

==========================================================

  

昨天在其他答友那里看到一张图

  

  

各个城市一本上线率。

  

说实话看到这张图我第一反应也是目瞪口呆,昨晚脑子里反复转悠这张图,一度没睡好。

  

但是首先声明,我不知道这张图的数据来源,无法对真伪进行判断。另外从数据来看,合理性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个一本上线率统计的应该是一本上线人数/高考总人数,但是我一直觉得,一个合理的数据应该是一本上线人数/对应初一学年总人数,毕竟各个省份高中录取率不一,所以体现一个孩子在某个地方上大学的难易程度,应该从初一开始统计。当然更合理的数据应该是985+211录取人数/对应初一学年总人数.毕竟一本这个定义比较模糊,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反正我们当年比如青岛大学,青岛科技之类的学校在省内都是按照一本算的,出省有可能就是收二本的学生了(记忆有点儿模糊了),所以一本线这个数据可能某些城市注水会比较大,211+985可能客观一些。

  

当然我没有数据,如果有大神有数据可以分析一下。

  

当然如果这个图数据来源是真实的,那就只能说明,我一直强调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怎么说呢,北京、上海作为一个省份来看,录取率确实远超大部分省份。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国内大型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其实很木得牌面。跟国内其他一二线城市来说,优势并不明显,或者没啥优势。

  

为啥呢,还是那句话,教育资源不公平呗,北京上海划定了录取率,那录取人数基本就是固定的。但是杭州,成都这些城市来说,虽然全省的录取人数是固定的,但是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资源优势,使劲从全省的大盘子里薅名额。所以京沪失败就失败在没有地方可以给自己当分母,一边跟其他大城市比没啥优势,一边又要被全国人民骂不公平……

  

所以,如果你是四川大凉山的考生,指着鼻子跟我骂不公平,那我绝对认,确实不公平,非常不公平。如果你是成都的考生,咱还是算了吧,虽然京沪吃相难看一点儿,你吃相好看一点儿,但是说白了,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你出生在杭州、成都、武汉这种城市,就代表你的录取率不比京沪差了,所以别说啥了。

  

所以什么是公平呢,我觉得每个省录取率公平是绝对不行的,按照现在的情况绝对会让省会城市省内副省级城市薅省内羊毛薅到飞起,然后按照城市录取率排名比京沪高一大截。真正公平就直接各地市录取率公平,最好做到各县市公平,然后城镇户籍跟农村户籍做到录取率公平,不知道各大城市的小伙伴同不同意这种方案~

  

前段时间跟上海一个同学(在上海落户,买房)聊天,他是做投行业务的,主要客户都在武汉。一直有搬迁到武汉的想法,毕竟他资源都在武汉,去武汉的收入水平也不会下降,生活压力会更小。这次上海疫情加速了他想要离开的想法。我还劝他慎重考虑,毕竟以后孩子高考什么的,上海还是有优势的。他的解释是,上海他的房子也不是什么学区房,上不了什么太好的学校,但是卖掉上海的房子可以去武汉置换一个很好的学区房,而且居住面积更大。我当时其实挺不以为然的……现在看小丑竟是我自己。

  

我想说我的情况其实跟我同学类似……现在脑子里正在转悠要不要去青岛……

  

==========================================================

  

本想让这个帖子就这么沉了,没想到真的还能有后续。

  

前文提到的那个辞职当老师就为了把孩子送到好点儿学校的海淀妈妈,大女儿今年中考了,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记得上大学那会儿还是个满地跑的熊孩子……

  

今年海淀中考真是亮瞎一众人狗眼,660分满分655+有517个,比其他所有区加一起都要多(城六区其他五区加起来只有288个),大写的服。她打电话说大女儿今年中考成绩650+,我的第一反应是考的真好,恭喜恭喜,她说恭喜啥啊,可能都上不了个好高中,愁人……

  

想起了那个段子,说的是有一位家长打听,自己的孩子刚5岁,就认识了1500个英语单词,这个水平怎么样?有人回答:在美国够,在海淀不够。

  

海淀越来越恐怖了。评论区有人问北京高考题目为什么很简单,首先啊,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简单,毕竟我高考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对北京卷的记忆也模糊了。其次,如果北京卷真的很简单的话,我觉得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北京是教委想各区录取公平一些,因为越难的题目越容易区分学生,如果题目很难的话,我估计其他区会被海淀、西城卷死……

  

上周,跟一个哥们儿吃饭。这哥们儿还是很牛逼的,30多岁,就当上国有高新技术企业高层了,媳妇在事业单位,家庭收入算是很好了(跟互联网大厂还是不能比的,毕竟国有),家庭背景也是相当不错,在我看来,已经算是人生赢家那个系列的了。最早买房买在昌平,有了孩子之后,一直惦记着海淀搞一套学区房。跟我这种只能瞎惦记的人不同,他是咬咬牙真的能上马的。吃饭的时候,这哥们儿跟我说,被海淀的中考吓怕了,正式放弃海淀买学区房的想法了。他说现在觉得孩子以后上个什么样的大学无所谓,能上大学就好,上大学的前提是得能上高中啊,在海淀上学有可能一不小心高中都上不了……

  

说的很有道理。北京中考的题目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分区录取,每个区大概都是差不多50%的人上高中。所以一个海淀考600多分的学生,放在其他区特别是郊区可能是高分,放在海淀,不好意思,高中都没得上……那哥们儿觉得别到时候买学区房花个上千万,天天补习班,辛苦9年最后连个高中都上不了,那也太惨了……反而在昌平,他们已经是最好的学区,他们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起码在昌平来说不算低,孩子在昌平更有竞争力。(起码是中考阶段更有竞争力……)

  

这大哥最近有可能被调到成都,他们公司准备在成都落地一个高科技企业,安排他去做总经理。因为高科技企业,地方政府会有很多优惠政策,便宜的地价,政策房,学区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我趁机怂恿他把孩子户口迁到成都,给他对比了一下北京高考跟成都高考,结论就是北京这儿卷不过海淀家长的,还不如去成都上个好学区,上好大学的可能更高。

  

他听了叹了口气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结论我也认可,但是要是过几年公司再把我调回北京呢……

  

我:……

  

这年头都开始愁回北京怎么办了……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